两个女人吵得面红耳赤,她们其实是一对姑嫂,穿粉衣服的是大姑子曹虹,吵到后面她拿出杀手锏:这房子是我爸妈修的。
言下之意是,弟媳胡丽丽没有权利居住,似乎要将她赶出去,而胡丽丽也不甘示弱,她回怼道:房子是你父母修的,那也不是你这个做女儿的。
接着她更是直言,如果曹虹想分走,那就全部拿走,她不要。
爆发如此激烈的争吵并非是一时冲动,事实上两人的关系一直水火不容。
大姑姐指责弟媳没有尽到孝顺公婆的责任,为人刻薄。
她的儿子也在一旁帮着母亲数落舅妈的种种不是。
而胡丽丽则认为是大姑姐太贪心太没有人情味儿,太过于算计。
虽然丈夫曹乐就两姊妹,但做姐姐的曹虹从来没有帮衬过弟弟,就连曹乐女儿出嫁,大姑姐都没有来吃回门酒,这明摆着是把弟弟一家当成了陌生人。
导致这次争吵最直接因素是曹家老父亲打电话给女儿曹虹,状告儿媳用铲子将自己的腰打伤。
已经77岁的曹老爷子原本身体状况就在走下坡路,如今又被儿媳打伤,直接导致无法直立行走,只能卧床休养。
弟媳的行为让曹虹和儿子都相当的气愤。
据曹虹所知,胡丽丽对老爷子不好不是第一次了,虽然房子是父亲的,但这个家却是胡丽丽在做主。
只要她一不高兴,就三天两头地把电闸关掉。
不仅如此,年近八旬的老人虽然跟儿子儿媳住一起,但还得自己做饭。
在他的厨房看不到任何食材,只有一罐快要发霉的萝卜皮,以及两个放了很久的咸鸭蛋。
若用了电,儿媳就要求他交电费。
且胡丽丽甚至警告丈夫曹乐,如果他要对他的父母好,那她就离婚。
面对如此强势的儿媳胡丽丽,那老人的儿子,胡丽丽的丈夫曹乐又是何种态度呢?
据曹虹讲,弟弟曹乐生性老实木讷,结婚后对媳妇儿是言听计从,没有丝毫主见,这个家从来没有他做主的时候。
当记者赶到曹家时,儿子在房间里睡觉也不出来。
当得知老父亲下午两点了都还没吃上一口饭,他居然一点都不知情,而知道之后,也没有动手给老父亲做一顿饭。
有外人在场尚且如此,可想而知在平时,曹乐对这个家的各种事情以及老父亲的情况基本不过问,也不关心。
为了避免尴尬,他打电话让妻子胡丽丽赶紧回来,来应付记者和姐姐侄子。
胡丽丽刚到家就指着小腿上的瘀伤跟旁人倾诉,这条印子是公公十年前用铲子打伤的,当时缝了十几针。
那现在她用铲子将公公的腰打伤是为了复仇吗?
一直以来,公公的性格都非常的强势固执,因为他嫌家门口的那丛草挡了他的路,便把整个草往中间丢。
他认为这是儿媳故意气他,于是就拿着锐器将房子的墙面砸烂,如今依旧可以看到墙面上留有数十个洞口。
就在这期间,双方无意间发生了摩擦,导致老人的腰部受伤了。
这纯属就是意外所致,并不是胡丽丽故意打伤公公的。
另外,对于断电一事,胡丽丽为自己叫冤,她说从来没有故意断公公的电,之所以停电,是因为没电费了,停电也是很短的时间。
而且并不是停他一个人的电,是整个家都没电了。
此外,说到对公公不好,胡丽丽委屈不已,她直言公公性格暴躁,对一点点的不满都夸大其词,总说些莫须有的事情。
当初要分家也是公公提出来的。
总而言之,于胡丽丽而言,她没有愧对公公,并不像大姑姐嘴里说的那样。
她不能接受公公和大姑姐对自己的付出视而不见,总是空穴来风,拿一点点的小事对她横加指责。
但其实这一家人矛盾爆发的关键点在于曹老爷子名下的那点存款。
几年前老人因出车祸,被赔偿了8万元,这个钱当场被胡丽丽拿走,说是代替公共保管。
胡丽丽说,只要公公需要用钱,她一定会拿出来给他。
除此之外,老人从村里还分到了四万七的流动资金,而这部分钱却被大姑姐曹虹给拿走了。
胡丽丽对此之所以不满,是因为在她看来,大姑姐是眼里只有钱,没有亲情观念相当势力的一个人。
在老父亲发生车祸的前两年,因为买谷的事情,曹虹与父母发生了矛盾,这之后两年便没有来往,拜年都没有拿东西来,平时就更很少来看。
眼见老父亲出事后要打官司有赔偿款,曹虹当即表示,她照顾护理老父亲是要论工钱的,一天的护理费要当三天计算。
一边曹虹指责弟媳没有照顾好老父亲,而另一边,她来照顾父母却要工钱,而且是高价。
如此看来她也并非是真的爱父母关心父母,但在外人面前,她又是一副孝顺女儿的模样,这点让胡丽丽相当鄙视。
胡丽丽自问自己是嫁到曹家26年,经历了很多,也承受了很多不该承受的一切,因为丈夫过于老实木讷没有担当,很多事情都需要她出面解决。
她的强势也是这些年一步步导致的,面对性格要强、脾气暴躁的公公,和一样强势的大姑姐,她只能是正面刚。
她直言自己从来都被当成局外人一样对待,尽心尽力地为这个家,到头来还要被对方父女俩当成对立面。
如果不是大姑姐在其中参与搅和,也不会走到如今的局面。
就连邻居也表示,胡丽丽对公婆还是可以的,说不上很好但尽到了本分。
老人自己也有错,自年轻时就很要强,很固执,什么事都要赢,而儿子又太老实,无法化解老父亲和媳妇之间的矛盾。
胡丽丽在这个家中受了很多的委屈,她的委屈在于丈夫的不作为,在于大姑姐的过度插手,在于公公对她付出视而不见。
双方都明白,20几年来的不和,几乎没有调解的可能,每个人的心里都已经有根深蒂固的观念和印象,不可能通过几句调解就能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。
老人心里也明白,所以他想把属于自己的钱拿过来,去养老院生活。
看到一家人因为一点钱撕破脸,争得面红耳赤,把最珍贵的亲情都给抛弃,这就是典型的丢西瓜捡了芝麻,舍本逐末的做法。
但对于老人的这种想法,一开始胡丽丽和曹虹都还是不放心。
曹虹表示,以后她会负责老父亲的一日三餐,而这也正中胡丽丽的下怀。
她表示,她为婆婆养老送终尽到了本分,既然大姑姐说她不孝顺,那就让大姑姐自己来养老父亲。
如果大姑姐不愿意,她胡丽丽也愿意继续赡养老爷子,但前提是大姑姐不能干涉。
既然说儿女都有赡养父母的义务,那这样之前大姑姐索要老父亲1万元的护理费是不是应该归还?
面对双方的争执,老人更加坚定了去养老院的想法,他甚至说以后要是去世了,也不要儿子女儿管,他会事先给人一点钱,让别人将他跟妻子和葬。
事已至此,这似乎是最佳选择,也能减少三方的矛盾。
都说养儿防老,作为子女理应孝顺父母,但倘若在利益的前提之下行孝顺之事,那不过是徒有虚名。
整件事中看似那钱才是矛盾的关键点,其实矛盾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大姑姐的过度搅和。
希望这之后,他们之间对彼此之间的关系都有反思。